民营经济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司法服务是人民法院的职责使命。宜宾三江商事法庭作为全省首个基层商事法庭,紧扣三江新区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目标,将新时代“枫桥经验”根植于商事纠纷处理全过程,抓牢源头性疏导、实质性化解、综合性治理三个发力点,构建专业化、高效化、智慧化的多元解纷体系,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2023年以来,化解涉民营企业纠纷2403件,涉诉标的10.34亿元。
科学定位,打造专业化审判团队
立足三江中心法务区建设,打造金融、知识产权审判团队和商事案件快审团队、繁案审理团队,实现商事案件集中管辖,专业化审判。知识产权审判团队以构建庭前线上证据交换、远程开庭调解的处理模式为主导,让维权者足不出户解决纠纷。商事案件审判团队创新商事流程指引,让企业在诉前明晰举证责任和举证范围,发布商事审判白皮书,即时解答企业发展常见问题和疑难问题,向民营企业提出在合同中明确合同违约金约定及添加送达地址条款的建议,被民营企业采纳。
内外联动,构建高效化解纷体系
设立“平澜三江”多元解纷工作室,与四川天府商事调解中心、仲裁机构、公证机构签订框架协议,吸纳资深退休法官、商事律师、企业家等专业人员入驻,做全做优“解纷菜单”,不断降低企业解纷成本。联动管委会、公安、检察、仲裁等部门,构建“6+N”解纷机制,形成源头预防、前端化解、分层递进的商事多元解纷格局。在白沙湾社区、黄桷坪社区建立诉源治理终端平台,将智慧终端延伸部署到基层组织,让诉讼参与人就近化解纠纷,实现调解成果当场固定、矛盾纠纷就地化解。2023年以来调解涉民营企业案件1987件,成功化解447件,高效保障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良性互动,实施智慧化服务举措
建设智慧法庭,全面实行无纸化办案,高效运用网上立案、云上法庭、电子送达等多种智能化审判辅助设备,2023年以来,为经营主体提供远程开庭、调解、质证3800余次,大大降低企业诉讼成本。依托“宜宾法院执行指挥中心”,探索“立、审、执”一体化办案机制,对已足额保全的商事案件,案款随案执行,真正实现案结事了。依托“智慧法务平台”网站及小程序,嵌入在线问法、问需清单、在线诉讼等功能,线上发布典型案例、类型化纠纷诉讼指引、行业多发性法律风险防范须知等,提供“平台+专家”“线上+线下”“派单+领办”的保姆式服务。2023年以来,接受企业法律咨询163件次,为50余家民营企业进行“法治体检”。
(宜宾市翠屏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