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管理 >
四川宜宾:高标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www.yibinpeace.gov.cn 】 【 2022-07-19 10:06:52 】 【 来源:法治日报

  四川省宜宾市是中央政法委确定的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市。近年来,宜宾市切实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建设最强法治政府、构筑最实司法体系、营造最优营商环境,高标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创造性探索出一批行之有效的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宜宾样板”。

  

  打好法治政府建设“组合拳”

  

  “全市上下全面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推进建设法治政府的决策部署,始终坚持把法治政府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履职尽责、狠抓落实,为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良好法治保障。”宜宾市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

  

  法治责任落实到位。宜宾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政府建设放在服务宜宾高质量发展的全局中谋划,将法治政府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推进、同督促、同考核、同奖惩,定期向省委、省政府、市人大报告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学法考法成为常态,制定《2022年市政府常务会会前学法计划》,今年宜宾市政府常务会已开展专题学法8次,全市3.3万余名国家工作人员通过法治考试,1.2万余名行政执法人员全覆盖参加业务知识考试,启动全市行政执法人员技能“大练兵大比武”活动,25支参赛队伍参加市级初赛,12支代表队进入总决赛,持续提升执法人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

  

  立法质效不断提高,《宜宾市李庄古镇保护条例》《宜宾市农村生活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宜宾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宜宾市机动车停车条例》陆续颁布实施,“宜宾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宜宾市农村生产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纳入立法计划。

  

  制度体系更加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审查机制不断健全,完成136件政府重大协议、政府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工作,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报备率、及时率、规范率达100%。

  

  行政执法效能提升。行政执法“自由裁量”规范行动深入实施,“人民群众最不满意行政执法突出问题承诺整改”活动持续推进。食品安全、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执法专项行动全面开展,查办案件1800余件,罚没金额2600余万元,移送司法机关立案51件。

  

  矛盾化解有力有效。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联动持续深化,排查矛盾纠纷近1.4万件,调解成功率达97.4%。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办理行政复议案件54件,收到并办结应诉案件28件;收到人民法院裁判文书45件,其中胜诉43件,胜诉率95.5%,行政争议预防与化解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法治氛围愈加浓厚。坚持以“法律十二进”为抓手,持续开展红色法治文化、疫情防控、艾滋病防治、根治欠薪、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等主题活动1000余场次,覆盖基层干部群众50余万人,人民群众法治意识全面增强。

  

  下一步,宜宾将以创建全国、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增添工作举措,打造特色品牌,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水平,巩固和发展法治政府建设成果,不断推动新时代法治政府建设再上新台阶。

  

  共筑长江生态保护法治屏障

  

  位于宜宾三江口交汇处的长江公园是市民夏日消暑的好去处,4.6公里的亲水线让许多游客慕名而来。

  

  “大爷,您好!我是一名志愿者,我们在江边捡垃圾,以实际行动宣传贯彻长江保护法,旁边是我们制作的环保宣传展板,请您看一看。”7月17日,一支人民调解流动服务小分队在宜宾市长江公园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生态安全关系民生福祉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于宜宾而言,长江是孕育这座城市的摇篮,保护长江,就是保护生态安全。就如何发挥法治服务区域协作功能、创新服务方式,筑牢长江上游生态保护法治屏障,宜宾开展了一系列实践探索。

  

  宜宾牵头组建长江上游成渝地区生态保护法治联盟,与川滇黔渝4省(市)、13市(州)、40余县(区)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发出《长江上游成渝地区生态保护法治联盟宣言》,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完善生态保护立法、执法、司法、普法区域协作机制,形成分工协作、资源共享、合作保障工作格局。

  

  针对实践中部分地区市域立法“大块头”、职能机关间衔接不畅、服务方式落后等问题,宜宾开展“一事一法”“小快灵”立法,以区域空间的特定环境与资源问题为导向,围绕流域内水污染防治、防护林管理、岸线保护等工作,做好区域协同立法,研究出台《翠屏山保护条例》《李庄古镇保护条例》等6部地方性法规,加快推进《宜宾市南广河流域保护条例》《宜宾市蜀南竹海风景区保护条例》等5部地方性生态保护立法工作,将《宜宾市基层社会治理促进条例》纳入立法计划,夯实生态保护法治服务基础。

  

  政法部门为长江生态保护提供了坚实保障,宜宾市人民检察院组建公益诉讼检察部,优化环境资源公益诉讼案件办理机制,提升案件办理专业化水平,1件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专项监督典型案例;市中级人民法院组建环境资源审判庭,设立环保旅游法庭,形成市、县(区)、旅游景区“三级”覆盖的环境资源审判体系,1件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长江流域环境资源审判十大典型案例;市司法局建立人民调解流动服务队,深入长江上游各干支流开展涉土地、水源等生态环境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同步开展法治宣传,实现沿江区域环境保护法治宣传全覆盖。

  

  法治护航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去年12月9日,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正式启动运行,这是四川省第二个、川南首个集法律服务、司法审判、法律监督、法治实践为一体的高能级法律产业集聚区,作为打造川南法律服务高地和长江上游区域法律服务中心的着力点,将为宜宾推进依法治市,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保驾护航。

  

  2022年7月18日,记者来到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法务区共4层,面积1万平方米,包括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三江检察服务中心、宜宾法院诉讼服务分中心、三江新区法庭、宜宾中院第二审判区、“数助决策应用研究中心”、一室一会一中心等多个功能区,形成了法律服务“一心四点”、司法审判“一心两院三庭”、法律监督“一窗口三平台”的空间布局和功能配置。

  

  大厅里,宜宾三江新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服务窗口工作人员胡益珠正忙着为前来咨询的办事人员解答。“自去年10月入驻法务区后,一天有10多人前来咨询,主要涉及员工讨薪、劳动争议等问题,我们(窗口工作人员)主要提供咨询解答、调解、受理等相关服务。”在胡益珠看来,法务区积聚起各类法律资源,能为不同需求的人提供不同的程序路径解决问题,大大节约了办理时间,让他们少跑腿。

  

  建设现代法务区既可以通过科学的聚集整合带动促进本地区法律服务业跨越式发展,又能通过法治化软实力提升塑造区域产业发展比较优势,是被验证的城市产业迈向高层次的重要路径。

  

  记者了解到,宜宾三江中心法务区突出地区特色,重点关注宜宾动力电池、智能终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医疗器械、白酒食品等特色产业发展,针对性优化法务区的功能布局和运行机制,目前已吸引12家法务机构入驻。

  

  “城市的兴盛离不开营商环境建设,三江中心法务区的建设,无疑为三江新区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为宜宾加快建成成渝地区经济副中心贡献更多法治力量。”三江新区司法分局相关负责人说,截至今年6月,三江中心法务区共受理民商事案件1463件,调撤率达73.25%,定分止争效果显著,受理案件标的总额达10.02亿元;宜宾仲裁自入驻中心法务区后,今年一季度立案达200余件,在去年同期水平上案件增量达120%;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已帮助群众解答法律咨询2000余件次、草拟起诉状等法律文书200余份,获群众点赞。


编辑:雷颖
中共宜宾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