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进平安宜宾法治宜宾建设
为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提供政法保障
4月28日,市委政法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市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省委彭清华书记重要批示和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省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9年全市政法工作,分析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2020年全市政法工作。会前,市委书记刘中伯对全市政法工作作出批示。
刘中伯在批示中指出,2019年,全市政法系统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及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了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刘中伯强调,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的关键之年。全市各级政法机关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全力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扎实开展市域社会治理,全面深化政法领域改革,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努力打造过硬队伍,深入推进平安宜宾、法治宜宾建设,为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提供坚强政法保障。
会议指出,2019年,全市政法系统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深化平安宜宾、法治宜宾、过硬队伍建设,促进社会稳定得到新加强、创新社会治理迈出新步伐、扫黑除恶斗争再创新业绩、服务经济发展开创新局面、政法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法治宜宾建设展现新作为、政法队伍建设呈现新风貌。
会议要求,做好今年政法工作,既要夯实稳的根基,又要找准进的路径,以重点任务攻坚带动全局工作发展。按照党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重点抓好“五个强化”,奋力推进宜宾政法工作再上新台阶。
强化法治保障,不断提高服务大局能力
助力打好“三大攻坚战”。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以“法治扶贫”助力“精准脱贫”,全面落实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全力保障重大发展战略实施。围绕加快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目标任务,充分发挥政法职能优势,全力保障重大发展战略顺利实施。
努力创造一流营商环境。构建多元法律服务体系,组建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团队,建立涉企纠纷化解“绿色通道”,推进川南法律服务一体化建设。
强化标本兼治,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持续加力破案攻坚,确保大案要案打深打透。继续抓好重大案件市级挂牌督办和重点案件线索市级复查,推动重点案件一查到底,确保办案质效;加强纪法衔接协作,坚决打掉“保护伞”“关系网”,确保深挖到底、除恶务尽;坚持查控一体,建立完善涉黑恶财产查控平台及运行机制,及时清查涉案财产、深挖利益链条。
持续加力乱象整治,彻底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深化拓展治理领域,健全重点行业领域乱象治理“1+N”工作体系;深入开展涉互联网黑恶犯罪专项打击整治,防止其成为滋生黑恶势力的新温床;重点整治社会治安混乱地区和基层建设薄弱环节,列出清单,挂牌整治。
持续加力建章立制,实现专项斗争长效常治。全面总结提炼专项斗争成功经验做法,形成打击、整治、管理、建设的长效机制;针对涉黑涉恶犯罪新动向及扫黑除恶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前研究制定应对措施,坚决防止行业乱象滋生蔓延;开展市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督导,针对重点案件、重点线索、重点地区开展专项督导;加强先进典型挖掘培育,表扬一批三年专项斗争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强化社会治理,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宜宾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建立健全平安建设工作协调机制,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探索具有时代特征、宜宾特色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不断提高市域社会治理系统化、社会化、精细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
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宜宾实践,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深入开展为期三年的重大风险化解攻坚行动;完善安保维稳工作机制,加强协调联动。
筑牢公共安全防线。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标准化城市创建纳入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争创全省示范城市;健全高危人员心理疏导、危机干预机制;加强公共安全防范,严防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对第三方支付、网络直播、区块链等新业态新技术分析研究,精准掌握风险源、风险链,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网络传销等突出违法犯罪。
夯实城乡社会治理基层基础。配齐配强乡镇(街道)政法委员、村(社区)综治委员;统筹整合人民法庭、公安派出所、司法所、检察室等基层政法资源力量,全面推行“一村(社区)一辅警”等机制;加强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健全举报奖励、公益反哺、以奖代补等公众参与激励机制,深化见义勇为英雄模范评选表彰工作;推动与公安指挥中心深度融合;加强“天网”等视频监控建设与联网应用,确保年底前实现“雪亮工程”覆盖80%的村(社区)。
强化公正司法,全面深化政法领域改革
着力完善机构职能体系。加快实施市法院内设机构改革,推动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能充分协调发展;探索推行市、县(区)公安机关大部门、大警种制,以警务运行机制改革和“一室两队”改革为重点,加强公安派出所建设;健全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机制,深化社区矫正工作改革;深化法学会建设,健全参与法治宜宾建设工作机制。
着力健全执法司法监督制约机制。完善和改进党委政法委执法监督制度,健全常态化执法监督机制,深化案件评查成果运用;强化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完善刑事、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和公益诉讼案件办理机制;完善司法人员权责清单,确保有序放权、科学配权、规范用权、严格限权;健全公安、司法行政权力运行机制,着力预防有案不立、久拖不决和违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问题。
着力推进诉讼制度改革。深化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提高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完善速裁程序运行机制;加快探索繁简分流办案机制,为深化民事诉讼制度改革探索经验;完善公益诉讼制度机制,拓展公益诉讼范围,规范公益诉讼办案流程和标准;健全执行工作长效机制,完善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体系。
着力提升政法公共服务质量。总结推广“非接触”诉讼经验,用好微法院、诉讼服务网、12368诉讼服务热线等在线平台,加快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和12309检察服务中心体系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公安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推广运用,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体系;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等法律资源,加快推进川南法律服务联盟创建;科学谋划“八五”普法,深化拓展“法律十二进”服务职能。
着力优化宜宾智慧政法体系。统筹推进宜宾智慧法院、智慧检察、智慧公安、智慧司法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全市政法大数据平台建设,优化升级大数据智能辅助办案系统、涉案财物管理平台,切实提高执法办案质效;加强网络数据保护,依法严厉打击侵犯公民隐私、损坏数据安全等违法犯罪活动。
强化从严管警,锻造过硬宜宾政法队伍
持续推进革命化建设。加强政治轮训,加强乡镇(街道)政法委员能力建设;严明政治规矩,细化落实重大事项请示报告、述职、列席民主生活会等制度规定;开展专项检查督导,确保党中央、省委和市委对政法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强化政治担当,健全政法系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机制。
持续推进正规化建设。推进作风大转变,健全作风纪律定期分析、督查巡查机制,推动作风纪律持续好转;开展纪律大整顿,聚焦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暴露的突出问题,加强以案示警、以案明纪、以案促改,坚决查处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和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等突出问题;强化监管大协同,建立健全纪检监察机关和党委政法委工作会商制度,健全派驻纪检监察机构与政法单位协同联动机制。
持续推进专业化建设。加强实战锤炼,健全教、学、练、战一体化培训机制,不断提升干警能力水平;加强青年干警培养,分系统分层级制定优秀青年干警培养计划,着力培养一批政治合格、业务精湛、能挑重担的骨干力量。
持续推进职业化建设。健全选拔培养机制,培养储备一批优秀干部;落实职业保障机制,加快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有关配套制度落地;建立符合政法工作规律的容错纠错机制,坚决保护干警依法履职;深入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和《四川省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实施细则》,探索创新工作方法和机制,最大限度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政法工作效能。
会议还对获得2019年度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目标等三项工作的先进单位予以通报表扬。
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扬杰出席会议并讲话,市政府副市长、公安局长孙小川主持会议。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杨玉泉,宜宾军分区副司令员梁永,市委政法委员会全体委员,市委、市政府有关副秘书长出席会议。
宜宾长安网简介 | 版权声明 | 投稿须知 | 联系我们:0831-5959083 |
蜀ICP备18018992号 中共宜宾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必究
地址: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叙府路西段14号 邮编:64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