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区充分认识群众素质培训教育内容的多样性、全面性,发挥社会工作部牵头抓总职能,主动对接司法、就业、宣传等单位,开展法治学习宣传、就业技能培训、新时代文明实践等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差异化、全覆盖提升培训,重点按照“四个坚持”开展工作。
坚持资源整合,着力丰富教育载体。将群众素质培训教育重心依托于社区治理,从“源头上”摸排登记口袋公园、法治广场、百姓大舞台等群众素质培训教育场所50余个。打造“1+14+3+N”共享阵地,建设城市社区综合体1个,在14个社区打造“共享书吧”“共享工具包”“共享多功能室”等共享服务区52个。打造“邻里荟”“友邻•共享院”等小区(院巷)党群共享站点8个,根据群众需求创新打造共享服务空间,为群众集体培训学习提供场所。以“一站多用”思路,将社会工作服务总站、社会组织孵化园、基层治理支持中心、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站等阵地活动资源统筹结合,完善服务培训内容,全力推动群众素质培训。
坚持综合施策,着力强化活动引领。主动联系全区各部门,以村村响、坝坝会、发放宣传单、主题培训会等方式,在城镇、乡村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抵制高价彩礼、垃圾分类等政策宣传、培训。针对群众素质提升等方面的服务需求,引入社会服务机构,在各阵地常态化提供心理健康知识、安全知识、法律知识等8大类“无偿”培训,以及书法、绘画、舞蹈等15类“低偿”课堂。组建由党员群众构成的志愿服务队,依托南溪区社会工作服务站,开展各类培训,通过志愿服务队,将“婚姻家庭辅导”“残疾人康复训练”“拍照技术”“简报及总结撰写”等实用技能传达到镇(街道)、城镇社区,形成全区群众素质技能培训一体推进的良好格局。
坚持共享共治,着力提升治理水平。打造314m²的仙源社区共享食堂,为居民、快递小哥等群体提供就餐服务,在共享食堂里播放党的创新理论、文明生活小习惯等内容,力求多元化、多手段、潜移默化地对群众进行素质提升培训。探索“三减三增四赋权”治理模式,完善社区服务阵地,提高社区信息化程度,积极开发“南事通”智治平台,设置“一键报事、一键办事、一键便民、一键参与”四大功能,通过集中培训、社区窗口等方式指导群众通过“南事通”上报社区、网格问题,参与小区治理,为群众提供便捷办事渠道、便民信息,发布社区活动等。在不断探索社会治理新路径新举措中,切实提高基层群众素质。
坚持示范带动,着力营造良好风尚。探索建立志愿者服务激励回馈机制,用“小奖品”撬动“大动力”,用“小积分”凝聚“大动能”,调动群众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爱心服务,以志愿服务为载体推动全区群众文明素养提升。以邻里活动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基点,通过智慧平台向群众推送社会文化服务类活动资讯,如志愿服务活动、社区文化活动等。在全区开展“道德模范”“好人榜”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努力形成一个示范带动一群人、一群人带动一城人的道德素质新风尚,形成全社会崇德向善的良好风气,全面提升南溪区群众综合素质。
下一步,南溪区将认真贯彻落实此次会议精神,特别是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秘书长刘晓卫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推进群众素质教育培训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群众素质提升工作的管理体系和评估机制,实行有效的工作监督和检查,确保群众素质提升工作效果的显著提升。二是满足群众需求。进一步优化宣传和培训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素质提升活动,符合群众所需的培训服务。三是积极对上争取。让更多的群众素质提升培训项目落户南溪,实心干事、科学作为,在更高起点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溪新篇章。
(宜宾市南溪区委政法委 吴波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