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政法调研 >
筠连县大雪山镇:聚焦“三要素” 守护万家灯火 构筑和谐稳定矩阵
www.yibinpeace.gov.cn 】 【 2024-07-11 09:56:16 】 【 来源:宜宾长安网

  近年来,筠连县大雪山镇坚持以平安建设为抓手,以维护稳定为重点,聚焦资源、机制、服务“三要素”,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抓改革、搞建设、促发展,始终守一方安宁、护万家灯火、暖一片民心,构建“齐抓共管、靶向施策、同向发力”工作格局,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统筹资源力量,筑牢联动战斗“堡垒”。一是统筹政法力量。强化党委政府与“两所一庭”(派出所、司法所、法庭)沟通协调,常态化定期召开平安建设联席工作会议,形成政法合力,协同推进信访稳定、平安建设等工作。二是推动信息共享。动态同步有关案件信息、风险提示、突发事件信息等,实现对问题的全面了解和及时处置,提高工作的响应能力和效率。三是挖掘基层优势。依托基层群众自治力量,调动乡贤、社会贤达、各类代表、教师、退休干部等群体,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组建“红袖标”“雪山义警”“明白人调解队”,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结合片区党组织架构,实现跨行政村建立“区域调解”,将村组调解有难度的矛盾纠纷,交由区域调解消化一批,筑牢“第一道”稳定防线。

  

  完善运行机制,夯实制度体制“堤坝”。一是注重履责于行。严格落实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党政主要领导切实履行平安建设“第一责任”,党委政府常态化安排部署研究平安建设工作,全面参与16个镇级检查指导组,检查指导平安建设工作。推行党委政府“下沉调解”机制,对中心村、示范村、重点项目较多的村,涉及群体性利益、涉法涉诉、历史遗留等重大信访事项,由镇分管领导提交镇党委会分析研判后,下沉到村召开“专题党委会”,现场解决积难案件。二是注重常态排查。以村(社区)综治网格为基础,将党员、志愿者作为补充编入网格,有效改善个别薄弱的网格力量,实行“网格每周一排查,镇每旬一排查”矛盾纠纷排查制度,让问题发现在基层,及时化解在基层,形成“层层有事管,事事有人管”态势,全力维护社会秩序和谐稳定。三是注重综合研判。落实定期会商制度,对各类信访案件进行分析研判,研究处理矛盾纠纷问题,建立台账化管理机制。注重在一些敏感期集中处理矛盾纠纷,比如春节前着重处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纠纷化解,春耕前着重处理水利、田地权属纠纷化解。及时召集“两所一庭”负责人及党政班子成员,对涉及稳定的工作重点进行分析研判,针对研判发现问题,逐一确定责任人员,研究处置办法,及时化解整改。近年来,党委政府通过专班包案、领导走访调查、组织座谈等多种形式,成功化解各类积案15余件。

  

  拓宽服务路径,探寻难题破解“钥匙”。一是推行定制服务。推行领导定期接访服务。落实领导定期接访制度,每天安排一名党委班子成员受理群众来访,确保每件信访案件有人问、有人管、有结果。推行警务公调联动服务。严格落实“一村一辅警”,让警务出动在矛盾纠纷一线,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情况相对复杂时,启动公调对接。推行专班包案化解服务。实行“一个案件、一个领导、一套专班、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包案化解模式,实行“谁家孩子谁家抱”,把问题解决在镇村一级,化解在萌芽状态。近年来,镇综治办共接待群众来访200余人次,群众来访受理件全部办结,群众满意率100%。二是突出提能增干。实施“提能增干”计划,配齐镇、村、组、网格“四级”队伍,配套学习提能计划,开展全覆盖培训。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享、场景模拟等方式,宣传法律法规宣传、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村(社区)矛盾调解等知识,着力提升基层人才队伍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实战技能、应急管理、综合素质,高效建设城乡基层治理队伍。三是强化宣传引导。采取“线上+线下”“集中宣传栏+基层宣传点”途径,用好宣传栏、LED显示屏、村村响等宣传媒介,依托院坝会宣讲、面对面讲解、融入乡村文化活动等方式,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推动政策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筠连县大雪山镇)


编辑:雷颖
中共宜宾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