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图片播报 >
宜宾:千人持证学急救 让见义勇为更“专业”
www.yibinpeace.gov.cn 】 【 2025-08-18 13:58:34 】 【 来源:宜宾长安网

  8月16日早晨7时,宜宾市三江新区白沙湾人民医院内,一场特殊的“生命课堂”正在进行。100多名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放弃周末休息,齐聚一堂参加宜宾市红十字会2025年第九期免费救护员公益培训。他们中有政法干警、大学生,甚至还有刚满18岁的高中毕业生,大家共同怀揣一个信念:用科学方法守护生命。


1.jpg

  

  “胸外按压深度需达到5-6厘米,按压频率严格控制在每分钟100-120次!”在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李庄院区急诊科护士长先世金(中国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师)的现场指导下,学员们正在规范练习心肺复苏术。学员小刘是其中一名志愿者,跪在模拟人旁,额头渗出汗珠仍坚持练习。“见义勇为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科学方法,感谢老师们提供了这个宝贵的实操培训机会。”他说。


6.jpg

  

  来自省外大学武警现代通信专业的大一学员小郎严格按照操作标准反复练习,训练服已被汗水浸湿。“作为将踏入部队的大学生,掌握战地急救技能是必备的军事素质。”他说,通过系统培训,他深刻认识到了应急救援不仅需要奉献精神,更需要严格遵循《国际心肺复苏指南》的操作规范,这才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5.jpg

  

  宜宾市红十字应急救护队队长钟奏凯介绍,今年以来,类似培训已举办9期,上千人持证“毕业”,课程涵盖AED使用、创伤止血、灾害逃生等实用技能,并严格考核。“我们希望通过科学训练,让见义勇为减少‘悲情英雄’,增加‘成功案例’。”他说。

  

  据悉,这些公益培训的开展,得益于宜宾市在见义勇为工作机制上的创新突破。该市在全省率先推行“见义勇为一年双评”“凡人善举发现即评”等工作机制,为见义勇为事业提供了制度保障。今年7月3日,该市见义勇为基金会正式成立,注册资金551万元。截至目前,宜宾见义勇为表彰人数已达862人,其中国家级4人(烈士2人)、省级33人、市级405人、县级762人,2人获评2024年中华见义勇为季度勇士榜,彰显了宜宾见义勇为工作的显著成效。

  

  2022年起,该市将勇士奖金提至5万元,先进群体奖励达10万元,牺牲人员一次性奖励20万元。

  

  18时许,随着最后一名学员通过心肺复苏、外伤包扎、骨折固定三项考核,本期培训落下帷幕,所有考核合格人员将获得由宜宾市红十字会颁发的《红十字救护员证》。通过考核的大学生小张激动地说:“以前总担心救人反受伤,现在掌握了止血包扎的要领,再遇到意外就知道如何科学施救了。”

  

  从凭勇气冲锋到靠专业施救,从个人义举到制度保障,宜宾正用“科学+勇气”重新定义见义勇为。

  



编辑:雷颖
中共宜宾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