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花如雪细吹香”,当微风轻轻吹过,一阵阵淡淡的、沁人心脾的幽香传来,弥漫在宜宾市江安县城的每一寸土地。
宜宾市江安县司法局普法与依法治理股缪崇文就扎根在这座“橘乡”之城,数十年如一日坚守着他的梦想,甘愿三十八年磨一剑,以自己的方式坚守着如初的热情,在悠悠岁月里讲述着法治的故事、梦想的故事。
2003年3月,被宜宾市委、市政府评为“人民调解先进个人”,工作剪影视频回顾了他的青春时光、奋斗岁月;2019年9月,被江安县委、县政府记“三等功”,司法行政战线英姿勃发;2022年9月,被宜宾市委、市政府评为“七五”普法先进个人,田间地头留下他忙碌的普法身影......一件件、一桩桩,成绩的背后是他心甘情愿、任劳任怨、默默无闻的辛苦付出。
深耕法治三十八载,于岁月的长河中不过是滴水之隅,于缪崇文的人生里却是流金般的波澜壮阔;三十八载,他凭借对法治的崇高信念,以化解社会矛盾、用心开展普法宣传为己任;三十八载,他创新司法举措,行走于田间地垄,设身处地为群众解决困难,用真情和责任诠释法律的庄严和司法温暖。
田间地头,书写青春岁月
1988年,缪崇文进入江安县司法局工作。自此,他便一直像一颗螺丝钉一样“钉”在了司法行政系统,穿行在田间地头、走村串户调解纠纷……这是他的工作常态,他用38年的青春岁月丈量着每一寸乡土的湿度和温度。在缪崇文心中,只要能方便群众,自己麻烦点都不是事,只要能为群众排忧解难,一切都是值得的。
“缪股长,我们村两家人闹起来了,你快来看看吧......”凌晨三点,江安县大井镇友好村党支部书记给缪崇文打来求助电话,声音显得异常着急。
缪崇文简单了解情况后,迅速赶往现场。原来,产生纠纷的原因是因村里的两个孩子相约去游泳,不料其中一个孩子不幸溺水身亡,一方父母要求赔偿,双方为此争执不下。
到达现场后,他和该村党支部书记一起,找村里年纪大的村民了解真实情况,就开始“背靠背”的开展调解工作。
调解过程非常的艰辛。调解中,缪崇文灵活运用家事案件特有的人伦因素和情感属性,避开具体丧事费用,引导双方回顾以往的亲情,重拾对死者的缅怀,并用同理心说服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
“缪股长的话接地气,我们从内心里感觉到他是为我们解决问题。”“缪股长话说得在理,句句说到了我们心坎里......”
终于,经过一天一夜的努力,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时,而缪崇文眼中却是布满了血丝、热泪盈眶。
基层面向一线,特别是农村大多是婚姻家庭纠纷、财产纠纷、邻里矛盾等相对琐碎的案件。“案子虽小但事事牵动人心,件件关乎百姓。”他深知这些案件如果不及时化解,极易影响社会稳定,所以在每个案件中,他都要努力一次次调解,竭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
熟悉缪崇文的人都知道,他是个闲不住的人。扎根基层这些年,他不是爬坡就是上坎,不是登山就是过河,放着冬暖夏凉的办公室不坐,却偏偏喜欢走小路、抄近路,往农民的家里、田里跑……用正义的天平守护着这片土地,也守护着这里的每一位父老乡亲。
创新举措,夯实群众信任
缪崇文是个实实在在的百姓身边人。现年59岁的他是个有追求的人,总想为老乡们做点事。“过去发传单、念法条的宣传形式,群众理解不了,该怎样才能让群众听得懂?”多年扎根乡间,与乡民为伍,也早让他打磨出一身的地道乡土味。
面对普法实效不佳的困境,他首创“订单式普法”模式,群众点单、普法上门。土地流转纠纷频发,他带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深入田间;农民工欠薪集中,他组织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专场宣讲;乡村振兴政策落地难,他精心编写《涉农法律政策百问》发放到户。当枯燥的法条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钥匙,群众眼里泛着光。
2013年,他又大胆尝试、创新探索出“三微普法”机制,即:在机关,20分钟的“法治微党课”精准输送法律要点;在社区,“百姓微讲堂”用方言解析物业纠纷;在村落,“法治微课堂”以案释法讲透赡养继承。这套源于实践的经验入选司法部案例库,成为基层普法的“江安样本”。
缪崇文作为一名基层司法行政人,他从一名普法工作人员做起,到担任普法依法治理股股长,一步一个脚印,用一次次普法、调解践行着司法为民,擦亮着心中的职业梦想。
默默付出,守望学子成长
为了民法典能够有效地真正走进孩子们心中,缪崇文通过开展“送法进校园”组建普法小分队等形式,多渠道、全方位开展宣传,让民法典热起来、活起来、亮起来。
新学期开学第一天,教室里,学生们认真地听着“开学第一课”,而站在讲台上的老师是江安县司法局缪崇文。为了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学习民法典,他主动走进小学,围绕“爱护我的身体、健康快乐成长”主题为孩子们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精彩纷呈的法治课。
课堂上,他结合民法典相关条款和典型案例,充分运用游戏互动方式,用孩子们能听懂的语言,告诉他们如何预防性侵及正确应对可能的伤害。同时,他还精心设置了分组讨论、有奖问答等互动环节,让学生们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理解感受民法典,在孩子们心中种下法律的“种子”。
热烈的教学氛围一直持续到课后,听课的孩子们纷纷表示:“我学到了什么是性侵害”“我学到了如何防范陌生人”“我学到了男生也要防范性侵害”……
法治课很有趣,他把每堂课都变成大型脑力游戏现场,让孩子们在爆笑之余进行思考,思考之后展开讨论,讨论过程中给出思路……但他意识到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一堂课的效果可能仅及于千人。
于是2016年,他推动组建九支“法律服务小分队”巡回乡野;成立“法律服务先锋队”,组建1103名“法律明白人”,实现“一村一法律顾问”全覆盖,指导江安县汉安中学创省级“法律进学校”示范点,推动七柱村、阳春社区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我是一名司法行政人,是法律的守护人。在这片我深爱着的热土上,我甘当一名普法传播者。这是我的事业,也是我的选择,这是我甘愿付出一生追求的人生价值!” 缪崇文满含深情地说到。
知法才会懂法,懂法才会用法。十余部民事单行法“聚溪成河”,铸就了全文逾10万字的民法典,对于这样一部“百科全书”,缪崇文正努力做到让其接地气、有条理地根植于民心,让民法典的光芒畅达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彰显出其应有的魅力和风采。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橘乡”深处,净土之上,缪崇文用自己的青春和奉献、勇气和忠诚追寻着司法为民的理想,让法治精神浸润人民的心田,点亮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扎根“橘乡”的法律守护人!
(宜宾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