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专注干实事
用心用情做服务
朱林,女,汉族,1986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2012年9月公招进入高县法律援助中心,2015年10月调入原宜宾县公证处工作,现任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公证处副主任(主持工作)、宜宾市公证员协会副会长。从事公证工作8年来,朱林在岗位上恪尽职守、真情奉献,多次获全市公证工作先进个人、全区司法行政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法律熏陶 耳濡目染
朱林成长于一个法律工作者之家,父亲朱天均系宜宾市叙州区公义法律服务所的法律工作者,朱林从小便听父亲讲法律关系和法律知识。
二十年前,朱林当时所住的樟海镇中咀村村民刘某在外务工时不幸因交通事故死亡,刘某的父亲找朱林的父亲帮助维权。考虑到刘某家庭困难,朱林的父亲免费办理了该起交通事故维权案,他在陌生的外地城市搜集证据、提起诉讼、参与调解,最终为刘某父亲赢得了40万元赔偿款,维护公平正义的行动默默影响着朱林。
朱林读高中时,因其父为法律工作者,热忠于公益法治宣传的朱父被所在中学聘为法律知识宣讲员。当父亲在台上接受聘书、讲解法律知识、赢得掌声的那一刻,朱林为有一个从事法律工作的父亲而感到自豪。
朱林从小受到父亲的熏陶,在考大学选专业时,她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法学。
细致入微 服务便民
2017年7月,朱林被选任为宜宾市叙州公证处副主任。因主任临近退休,朱林毅然担负起了公证处工作重任。在朱林的带领下,叙州公证处大力实施便民惠民举措,想得细微、做得实在,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仅2021年,叙州公证处及朱林本人各获得了群众赠送的感谢锦旗4面。
朱林(右一)接受群众赠送的感谢锦旗
优化办公环境,让群众更加方便、满意。在公证大厅里,服务项目、办事流程等公示项目醒目上墙,办事群众抬眼可见;接待大厅、业务大厅、公证室等功能布局进一步优化,老花镜、座椅、饮水机等一一配备,公证服务手册、一次性告知书等宣传册放置在显眼处,群众抬手可取。
朱林(右一)假期中为当事人办理公证业务
推行“公证便民十举措”,让群众“只跑一次”。为进一步方便群众,朱林带领同事们分析群众所需,思考单位所能,推出了“十项公证便民举措”,即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度、最多跑一次制度、延时和预约服务、依申请提供上门服务、代办服务等十项便民举措。
朱林(右一)上门为行动不便老人办理公证业务
主动“走出去”,为群众提供预约上门服务。考虑到叙州区地理范围宽广, 老年人或残疾人出行不便,朱林带领同事们事不避难,凡是申请上门服务的,100%提供上门服务。她自己更是带头践行,只要是偏远乡镇群众申请上门服务的,她总是主动揽下这样的“苦差事”。家住商州镇新华村的李某2014年老伴去世,耄耋之年的老人经不起长途坐车的折腾,无法亲自前往公证处办理公证。2021年3月,李某女儿龙某向公证处申请预约上门公证。这一趟,朱林带着公证员跋涉了4个小时,才赶到李某家,办完公证回到家已是深夜。像这样的上门服务,朱林一年要办20件以上。
预约“全时段”,服务无假期。2022年国庆,朱林没有像大多数同事一样享受假期的惬意,七天假期中她连续不断的接到群众办理公证的预约电话。如处理完父亲后事的郑某想办理公证业务,但又急于赶往外地的工作岗位。朱林接到预约电话,考虑到郑某的实际,立即放下自己的事情回到单位,当即为郑某办理了继承公证。
静好岁月 负重前行
朱林是一个执着自律的人。她对自己的要求有时近乎苛刻。2022年新年,身材有些发胖的朱林为自己订下新年目标,就是瘦身!她天天坚持跑步,风雨无阻;约束进食分量,与自己的胃坚决做斗争。9个月来,足足减下了20公斤!惊艳众人的背后,是刻苦的坚持、执着的努力!
朱林是一个担当勤奋的人。2022年注定是难忘的一年,高温极端天气、疫情反复多发,许多人生活因此陷入困境。立足本职工作,朱林积极投身脱贫户帮扶、森林防灭火宣传、下沉社区防疫等工作,此外,她竭尽所能,为民营企业、农民工提供公证宣传与服务,有效预防纠纷发生。朱林年仅9岁的女儿,正是依赖母亲时刻关心陪伴的年龄。然而,繁忙的公证工作和大量参与的中心工作,使朱林不得不早出晚归,特别是在担任文明建设和疫情防控志愿者的那些日子,要从柏溪赶往南岸,朱林起床的时间一再提前,6点、5点、4点甚至3点……她只能离开熟睡中的孩子,默默走出家门。
上医治未病。公证的职能也一样,没有轰轰烈烈,没有惊天动地,就在那一方天地静静办事,却无形中预防减少了无数纠纷;朱林也一样,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气吞山河,她就静静的在那里,努力服务好每一名申请办证群众,努力办好每一件公证案件,专业专注,用心用情,执着的坚守着,专业的服务着。
(宜宾市叙州区委政法委)